2015/01/21

「SI Gathering社會創新小聚」是由ENSIT主辦的系列性活動,這次ENSIT期望能以小聚為基地,與微善WeCare協力將此作為「公益X科技」聚落,吸引有志一同的夥伴來交流及相揪未來的創業夥伴!

而蓄發場的講題以「善用科技,讓公益更透明、更有影響力」為核心,邀請到許多專業講者針對「公開透明」提出各自的見解,在講座開始前,還進行了分桌討論。

每個桌子都有各自的代表角色與討論議題,包括:
 懷疑自己的捐款是否有對非營利組織帶來幫助的正義公民組、
 思考如何讓捐款人重拾對自己組織信心的非營利組織CEO組、
 想為非營利組織提供最完善系統的科技駭客組。

因為所代表的角色不同,每組的出發點就有所差異,透過這樣的思辨與分享,在共同的想法上取得共識,針對歧異處進行討論,讓我們學習聽見更多不同的聲音,為接下來豐富的講題揭開序幕。

 

「公開透明」真的好嗎?

首位講者潘建志醫師先舉了柯P參選台北市長時公開自己的財務狀況為例,其實大部分民眾不會仔細去看每個條目與細項,但對於這樣「公開」的行為,民眾自然會認為這位候選人的作為十分負責、值得信任。既然公開透明好像是萬無一失的做法,那為什麼願意這樣做的人卻少之又少呢?因為一旦選擇公開透明,也就代表我們需要承擔它背後存在的風險。

因此我們該思考的並非「要不要」公開透明,而是「為什麼要」公開透明。選擇這個行為不該是為了社會大眾的觀感,而是該思考自己想要這樣做的原因,仔細思忖公開透明後,是否能帶來自己期待發生的改變。如同余孟勳先生提到:我們要的是公開透明,還是影響力?

 

為何非營利組織不公開自己的財務狀況?

再與一開始的圓桌討論作連結,台灣公益團體較少選擇公開自身組織的財務狀況,大致基於以下幾個因素:

 1.台灣法治環境的不友善(並無專法規定)

 2.缺少誘因(捐款人捐款時較少注意公益團體是否公開財務資訊)

 3.缺少專業財會人員(公益團體經費、人力不足)

故整體來說,這是體系與結構性的問題,不斷惡性循環導致公開透明的力量出不來。也有在場的朋友提出,身為捐款者的我們,應該扮演更重要的社會角色,不單單只是捐出金錢、淪為成一種買贖罪券的行為,而是試著在捐款給公益團體時有更多的思考,讓整體環境往正向的循環邁進。

 

運用科技專業,為社會帶來好的改變

最後回到「科技X公益」的核心,如何善用科技的力量,確保自己的愛心不被輕易浪費,產生更多影響力?

陳昇瑋先生與我們分享了一個有趣的案例,藉由分析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會,刊登於蘋果日報需大眾捐款的新聞標題,觀察是否有哪些特定的文字、圖像,會影響民眾的捐款金額高低,其中有幾個特別的發現如:照片中受訪者的胖瘦程度、受訪者是老弱婦孺或單身者、不可預測的天災和人禍等等,都確實會影響捐款金額的多寡。

當然資料分析並不是為了教NGO如何下標題,而是用資料分析的專業,來深入認識捐款人的心理,幫助大家更了解捐款的流動。期待透過科技的威力,為公益團體、為社會大眾帶來不同的發現,提供真正的助益。

其實,科技難的從來就不是技術門檻,而是這項科技,能為社會帶來哪些好的價值與影響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Mabow 瑪帛科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