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/03/20

是否因為你是學生,就覺得自己只要把書讀好就好?

是否因為你屬於某個社會角色,就只在框架內盡好自己的責任就好?

「城市浪人」起源於台大領導學程的一個課程作業,創辦人之一的張希慈從自身經驗發想,她在北京當交換學生時,會安排自己的時間、參與各種不同的活動,包括到養老院當志工、參加沙龍、到別的學校上課等等,但為什麼在台灣的時候卻非如此?因此「走出舒適圈」是城市浪人想帶給台灣學生的核心價值,希慈希望讓台灣的學生不用出走,就能體驗各種人事物、打開自己的眼界。

從2013年5月開辦計畫至今,城市浪人以挑戰賽的型式吸引了來自9個城市的參賽者,除了東部與離島學生外,台灣其他縣市的學生都已經參與其中,兩年內,共計約2000名大專院校學生參與,完成7400件任務實作,創造的社會影響力十分驚人。其中,任務內容分為四大面向,涵蓋自我覺察、社會參與、冒險挑戰與連結再造,例如:「再見心中的憾」是請參賽者重新聯絡上一位朋友、一位你們曾因爭執而不再有所連絡的朋友,希慈與我們分享:「或許聯絡上絕交的朋友,不一定會有好的結果,但城市浪人卻給了他們一個重新開始的藉口,讓他們有機會去做、去嘗試。」透過完善的挑戰賽制,給予參賽者一個重新認識自己、他人和社會的機會。

 

不過,在推廣「城市浪人」的過程中也有質疑的聲音,「為什麼要收費?」是希慈聽過最多的疑問,但希慈認為沒有任何事情是理所當然的,活動的辦理、場地的租用、講師的邀請都是成本,而透過收取費用的方式,一來可以讓參與者認知到這是自己做出的選擇、是自己給自己的挑戰;二來則能讓執行團隊將精力聚焦在活動本身,而非花費心力去拉取額外的贊助以支撐活動的進行。

未來「城市浪人」會登記社團法人組織,並將挑戰賽制授權給各個城市和學校,讓各校的執行團隊在辦理活動的時候不會從零開始,同時也能確保每場活動的品質,讓「城市浪人」能在不同的地方開枝散葉,透過遊戲體驗教育的方式,帶給年輕人自我成長和社會使命。之後還會舉辦各式展覽、工作坊、年會、村落體驗等,期待讓更多人看見素人的力量、讓更多人相信-我們,都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。

※3/22城市浪人與瑪帛科技和另外16位社會企業家會在社企流三週年論壇與大家分享交流,到時候見喔!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MABOW 瑪帛科技 城市浪人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bow 瑪帛科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